• 办学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综合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
  • 发展战略:人才建校、教学立校、科研兴校、服务强校
  • 治校理念:党建为核,制度为先,师生为本,育人为首,学术为魂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宜宾学院临港校区校友赵晓东为“南方丝绸之路”研究提出学术新定义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4/12 点击量:

近日,我校校友赵晓东所著《中国西南陆海走廊:先秦汉晋南方丝绸之路东线出海通道研究》一书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86万余字,刊发近400幅图片和十余幅各类地图,为研究中国南方和越南中北部,尤其在南方丝绸之路的定义上,创建了新课题、梳理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材料,是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的别样之作,是南方丝绸之路东线研究领域的第一本专著。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复生(左)就川滇黔边和滇黔桂边族群移动研究心得与赵晓东交流

四川省社科院杰出研究员陈世松先生(左二)对赵晓东(右一)的研究工作倾情指点

赵晓东为深入研究南方丝绸之路东线,耗时七年,20余次往返川滇黔渝桂等省(市、区)实地考察,足迹遍布“走廊”上百座城市,通过分析研判,用各类证据证明先秦至汉晋巴蜀通过黔西滇东,直到两广和越南中北部,存在一条人际流、物际流、文化流、信息流交通大动脉,自北向南贯通,也自南向北发散,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南及太平洋、印度洋,为此提炼其概念为“中国西南陆海走廊”。

该书出版,国家和走廊沿线省、市级媒体如中国社科网、重庆日报、云南日报、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宜宾日报等都进行了密集报道,学术界对该书的出版也给予了较高评价。四川大学副校长姚乐野教授认为该书是学术界的“扛鼎之作”;该校历史文化学院刘复生教授评价,该书是对目前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的一大贡献,可为治南方古代交通史和民族史研究的参考。巴蜀文化和南方丝绸之路研究学者段渝评价,该书提出了若干尚未引起学术界重视的新问题,获得了若干新认识,丰富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新观点在书中随处可见,难能可贵”。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郭广辉认为,作者在沿线考察中,对地方文史研究者的描述和褒扬,既是对人文的尊重,更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录,是一般学术书籍中不易见到的闪光点。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蓝勇还进一步分析了《中国西南陆海走廊》四个具有开创性的突出亮点,他说:“以前,学术界对这个通道或者称为走廊的研究相对薄弱。所以,赵晓东所著这本书的价值就很重要。”

作者赵晓东曾在我校1987级中文系就读,在校时曾经是校团委委员、校团委通讯社第二任社长,主编《青年苑》团刊,创办团报《擎航》,1990年毕业后分配后回家乡泸州工作,在各类媒体从业近30年,创办了泸州多家市场报,策划、采写新闻作品中有60余件次获各级新闻奖、副刊好作品奖,现兼任泸州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供稿/梁丽莎 审核/张利 终审/李成文 编辑/梁丽莎 制作/幸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