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省市“两会”如约而至。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肩负人民重托,共商发展大计,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真知灼见。会议期间,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各级“两会”代表、委员深接地气、情系民生、积极建言,传递宜院声音,为省市社会经济发展献力。
立足本职 立德树人 铸强数字经济“新引擎”
省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社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部部长覃凤清在接受四川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今年重点关注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领域发展,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产业发展。要走好宜宾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之路,一是围绕适度超前布局,打造一批试点示范应用场景。二是围绕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全力拓展细分赛道集群。三是围绕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特别是要充分依托宜宾学院临港校区省级“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现代产业学院”和宜宾市"数字经济人才学院”办学优势,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衔接,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能支撑。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宜宾学院临港校区支社副主委、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部副部长孟宝在市政协第六届四次会议上作大会发言。他提出数字经济助推宜宾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利用数字化导览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生动和沉浸式的参观体验,以及通过引入智慧旅游和互联网思维,提升文旅企业的经营水平。孟宝表示,参政议政要和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相结合,将调研成果融入人才培养,让宜院学生了解宜宾、热爱宜宾,为宜宾发展作出贡献。
健全机制 创新方式 聚力城乡融合发展
市政协委员、民革党员、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部副部长朱登磊,区政协委员、体育与大健康学院教师杨伟认为,教育融合发展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高效配置,解决要素融合,是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实现城乡科学普及融合发展的建议,通过实施城乡科普专项行动计划、加强科普教育管理和支持力度以及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做好乡村科学普及工作。
市政协委员、民盟宜宾学院临港校区总支主委、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部教授张义烈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市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的建议。他认为目前我市城乡融合发展速度较快,但仍存在乡村“空心村”现象、乡村治理能力薄弱等问题,需要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为切入点,依靠党建引领、改革驱动、产业支撑、文化赋能、开放推动,推进我市县域城乡规划融合、要素融合、产业融合、服务融合、身份融合和生活融合。
市政协委员、民建宜宾学院临港校区支部主委、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部教师陈云岗提出在李庄探索打造酿造工业旅游,出台相关方案,调动李庄本地酒厂积极性,开设酒厂酿酒体验项目,用好李庄白酒资源,提升李庄文旅融合效果。
生态优先 节约集约 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市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副主任何一提出地方新产业发展要与新环境保护平衡匹配,进一步实质性、效益性实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高效解决污染问题,切实保护、提升宜宾环境质量。要有效预防竞争性风险,发掘利用地方独特资源禀赋,结合高科技高技术,创造宜宾独有的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
市人大代表、民革宜宾学院临港校区支部主委、学科建设与科技处副处长柳福提,市人大代表、民盟宜宾市委副主委、校地合作办主任杨南翎认为,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具有稳定性高、环境友好等优势。目前宜宾市地热资源利用形式单一、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不完善、社会公众对地热认知有待提高,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地热零碳产业园区,推动宜宾市地热产业的发展。
关注民生 办好实事 助力幸福宜宾建设
市政协委员、国际应用技术学部副部长(负责工作)徐洲聚焦“一老一小”等民生问题,提出将生育医疗费用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的建议。通过提高统筹层次、规范经办规程、加强基金监管等方式,切实提高生育医疗保障水平。
市人大代表、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负责工作)单琰秋认为要加大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推广使用,针对公共场所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配置数量少、普通公众AED使用技能缺乏、相关制度保障不够健全等问题,提出加大在宜宾市内公共场所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仪)。
(供稿/张青 审核/华曦 终审/张利 编辑/王颖 制作/幸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