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党委书记马洪江率队前往宜宾市一中叙州校区,为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宜宾市一中“青少年教育基地”授牌并讲话。副院长周广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罗元松出席,宜宾市一中党委书记向庆明,副书记、校长杨永跃,宜宾市教体局义务教育科科长解薇薇,宜宾学院临港校区离退休党委副书记、副处长(主持工作)赵德伟等相关人员参加。

马洪江简要介绍了宜宾学院临港校区扎根宜宾、面向四川、辐射西南,以本科教育为主、努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锚定“以工为主、师范为根、多科协同、集群发展”办学思路,以及宜宾学院临港校区近年来“牢记嘱托、砥砺前行”稳步发展态势。马洪江强调,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在宜宾市一中建立青少年教育基地,开启了“小中大”一体化教育新模式,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实践。他指出,两校要以基地为重要依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营造出关心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一是要整合师范教育、应用型学科优势,为青少年打造更优成长环境,集成更优教育资源,构建更优培养体系;二是要以“五育融合”为指引,通过“双师课堂”“项目式学习”等创新模式,为青少年成长精准赋能。三是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在学生学习教育、学生心理教育、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为建设教育强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向庆明对宜宾学院临港校区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重点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与“五育并举”育人成果,尤其是与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共建大学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平台以来,宜宾市一中在思政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他希望以此次基地建设为契机,双方进一步在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数字化资源平台构建、双向互聘机制创新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杨永跃详细介绍了宜宾市一中“五好”育人体系,并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合作愿景,他希望通过大学教授进中学授课、中学生走进实验室等举措,打破传统育人边界,打造“高校教授+中学名师”联合教研团队,构建特色学科高地。
作为双方合作的见证者与推动者,罗元松深情回顾了在两校从教的工作情缘,他表示将以教育基地为载体,构建“成长导师制”等长效育人机制,实现教育关怀的接续传递。
解薇薇认为此次合作是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将为全市校地合作提供示范样板。


活动现场,双方还同步举行了爱心物资捐赠仪式。

此次携手搭建协同育人新平台,将开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培养模式新篇章,也标志着校地协同育人模式从“资源互补”向“体系共建”升级,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模式。
(供稿/李仕超 张泽君 审核/赵德伟 终审/陈锐杰 编辑/王颖 制作/余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