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学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综合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
  • 发展战略:人才建校、教学立校、科研兴校、服务强校
  • 治校理念:党建为核,制度为先,师生为本,育人为首,学术为魂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校园动态

国际教育学部教师党支部开展“红雁•365”工程系列活动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4/29 点击量:

日前,国际教育学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以“红雁•365”为名,开展“课程思政共赏”“课程思政共商”活动工作室发挥领头雁领航带动作用,通过说课讲课、教研科研沙龙、课程思政研讨等一系列活动,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助力教师成长。

3月24,学部开展“课程思政共赏”说课、讲课活动。教师们通过课堂展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材选择等方面出发,梳理课程思政元素,探讨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方法及个人体会。张庆秋老师将教学课程中对爱尔兰农业发展的解读与我国的农业政策及发展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对我国农业政策的认识与思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曾露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了符合学生水平的语言、能力及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文化形成客观的态度,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说课环节中,教师们也充分展示了课程思政素养和优秀的专业素质。邵杨梅老师在“我的家乡”一课的展示中,以自己的家乡——宜宾为例,介绍了宜宾市浓厚的历史底蕴,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胡雪苗老师则以现代科技为依托,通过线上(u校园、雨课堂)练习和线下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学部党总支书记罗春雁对教师们讲课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表示肯定,希望教师们在真实课堂上也能有饱满的热情,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牢记于心。党支部书记赵亚玲对教师们传达了殷切期望,希望教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培养教学情怀,成为“四有”好老师。

4月23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开展以“课程思政共商”为主题“课程思政”系列项目申报研讨会。                    

赵亚玲结合自己的课程思政专业申报情况,同参加研讨会的教师研讨如何挖掘各门课程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到专业全部课程融入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研究等各方面,如何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材内容选用、课堂教学、考核评价等所有环节全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                

樊军老师结合自己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经验以及担任课程思政项目评审专家的体会,探讨教师如何结合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共赏”“课程思政共商”活动国际教育学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紧跟雁阵前行”系列行动,工作室发挥领头雁领航带动作用,力争锻造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强的党员教师队伍,最终实现党建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助力学科专业师范认证、助力学校国际化办学布局、助力学校硕升大。

(供稿/国际教育学部 赵亚玲 编辑/梁丽莎 制作/幸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