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凝心聚力促科研,6月7日,四川省油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办 “三江博士论坛”。论坛旨在增进学术交流,促进科研育人,论坛在临港校区杏林5栋5232室进行,本次论坛共邀请了5位教师分享学术成果,由油樟中心副主任冯瑞章教授主持,相关教师和学生5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
何云清博士的报告围绕计量水参与的B(C6F5)3催化的醛酮还原反应机理研究展开,主要介绍了计量水参与的B(C6F5)3催化的醛酮还原反应机理研究成果。阐明在计量水环境中,生成醇的不同路径及氢气产生路径之间的竞争行为,确立了新的醛酮还原成醇的优势路径,需要多于1当量的水参与反应,由B(C6F5)3催化2H2O对羰基的加成生成偕二醇引发反应,同时阐明了H2产生过程受到抑制的机理。
周万海博士的报告针对为害油樟鞘翅目昆虫与油樟形成的共生体系,介绍了该体系中不同生态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点,为筛选防治该类害虫微生物菌株提供了思路。
车丽涛博士介绍了当前抗生素滥用给畜禽健康养殖、环境安全、食品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对当前主要的饲用植物精油在促进生长、杀虫及抗热应激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汇报,并对植物精油在畜牧业上应用面临的成分复杂、质量不稳定、功能模糊等问题进行了总结,为今后植物精油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指导。
赵霞博士介绍了油樟脱油叶片残渣的资源化利用研究现状,以水稻品种德香4103和宜香优2115为材料,进行不同浓度的脱油油樟叶水浸提液喷施试验,研究浸提液对水稻秧苗生长及耐冷性的影响,为油樟脱油叶片残渣在调控水稻生长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柳欣博士的报告以蓝粒小麦及其亲本为研究对象,对其农艺性状调查、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营养成分鉴定、控制蓝粒性状的候选基因鉴定及基因组的分子标记等成果进行了分享,为蓝粒小麦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为蓝粒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冯瑞章教授对会议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研讨会对近期的科研成果及前沿趋势进行了分享。报告深入浅出,内容丰富有深度,与会师生围绕报告内容展开了深入地探讨与交流。此次学术报告不仅拓宽了与会师生的学术视野,还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油樟中心将持续开展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全力营造更好的学术氛围,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学习、交流、合作平台。
(供稿/杨丽 审核/魏琴 冯瑞章 终审/王颖 制作/幸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