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学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综合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
  • 发展战略:人才建校、教学立校、科研兴校、服务强校
  • 治校理念:党建为核,制度为先,师生为本,育人为首,学术为魂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聚焦筠连山体滑坡】从校园到灾区:青春在救援中闪光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5/02/12 点击量:


2月8日11时50分许,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突发山体滑坡灾害。灾情发生后,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学子作为志愿者参与到救援现场后勤工作中。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2级4班的饶澄澄同学就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


“从2月8日到现在,我看到了许多来自不同年龄段的志愿者,也有来自我们宜宾学院临港校区的同学们。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工作,每个人都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饶澄澄回忆道。灾害发生后,她第一时间与妹妹报名参加志愿服务,被分配到安置点寝室服务工作,负责物资搬运和床铺整理、关注受灾群众的情绪。

在这场救援行动中,像饶澄澄这样的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学子还有不少。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的应忠良、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廖文杰、数理学院的胡筱笙、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张讯等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他们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志愿工作充满挑战。2月8日晚上,饶澄澄和妹妹在安置点值守通宵,2月9日清晨回家短暂休息了2小时后,又返回安置点。虽然辛苦,但志愿者们无怨无悔,在付出中收获感动,见证团结的力量。

“看到一线救援人员和消防官兵争分夺秒地搜救,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饶澄澄说。当地村民自发组织为前线送餐,各方力量汇聚成强大的救援合力。“不啻微芒,造炬成阳”,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力量,为灾区群众驱散了阴霾,带来了希望。

在安置点,饶澄澄重点参与照顾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我想多给这些孩子一些温暖和关怀,让他们在安置点不会感到孤单和无聊。”她和志愿者们不仅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障,更给予了灾区群众宝贵的精神慰藉。

截至发稿时,救援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中,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学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灾难之下有大爱的真谛,正如大家所期盼——众志成城努力之下,定能共渡难关。

(供稿/学生记者 刘思语 黄羽彤 供图/饶澄澄 张超 视频素材/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志愿者 筠连县团县委志愿者 终审/张青 编辑/王颖 制作/余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