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学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综合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
  • 发展战略:人才建校、教学立校、科研兴校、服务强校
  • 治校理念:党建为核,制度为先,师生为本,育人为首,学术为魂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聚焦筠连山体滑坡】与时间赛跑:“00后”志愿者的坚守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5/02/14 点击量:

“我们基本上很少休息,因为在一线的救援人员也没有休息,灾情就是命令!我们要24小时为他们提供保障。”在筠连县山体滑坡救援现场的后勤保障点,宜宾学院临港校区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2级15班的毛萧同学一边忙着手中的事,一边坚定地讲述。此时,他已经连续工作了近12个小时。“对于搜救人员来说,早一点找到被困人员,就多一份希望”,而对于像毛萧这样的后勤人员来说,在岗位上多一点坚持,就能为搜救工作提供多一份的后勤保障。

在救援关键时期,像毛萧这样自发来到现场助力后勤保障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当有需要时,他们赶到救援核心区,仅往返路程就需近两小时。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物资搬运,有的负责餐食准备,有的负责物资分发。“最大的挑战是确保每位救援人员都能吃上热饭。由于参与救灾的人员众多,饭菜供应一度非常紧张。”毛萧说。面对庞大的后勤需求,志愿者们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提前备菜、分批供应的策略,建立起高效的后勤保障体系。他们用默默地付出支撑起整个救援行动的"大后方"。随着更多志愿者的加入,后勤队伍实行轮班制,确保24小时不间断服务。

“凌晨2点,救援现场依然灯火通明,物资运输车辆络绎不绝。每个工作人员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助力这场与时间的比赛。"毛萧感慨地说。 

在救援现场,志愿者们不仅要应对体力上的挑战,更要经受心理上的考验。“看到一线救援人员饿着肚子坚持救援,我们心里特别着急。"毛萧说。但随着后勤体系的完善,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保障了救援人员的体力,也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

宜宾学院临港校区学子们的青春身影成为救援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场与灾难的较量中,每一个坚守的身影都在诉说着希望,每一份付出都在传递着温暖。

(供稿/学生记者 刘思语 黄羽彤 供图/毛萧 终审/张青 编辑/王颖 制作/余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