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青春的赛道上,有一些身影以奋斗为笔,书写着不凡的篇章。学校党委宣传部正式开辟“看见”栏目,旨在聚焦那些扎根学业、投身实践、勇于追梦的优秀学子,用文字记录他们的成长足迹,以故事传递榜样的力量。他们中,有人深耕实验室创新突破,有人扎根乡土助力振兴,有人在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也有人于逆境中破茧成蝶……这些平凡而闪耀的青春样本,诠释着“求实、求是、开放、创新”的校训精神,更映照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我们期待通过这个栏目,让更多奋斗学子的声音被听见,让温暖与启迪浸润校园。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勇气,与光同行,成为下一个被“看见”的故事主角。
国奖获得者风采展示

谢明玲 质量管理与检验检测学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21级学生
成果展示
获得国家奖学金、宜宾市优秀大学生奖学金、“均平奖学金”创新先锋、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6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铜奖2次,获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宜宾市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国家级1项、省级2项。
学姐分享
信念是人生长路上的明灯。我始终坚信: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真正的成功从无捷径。回望求学之路,既庆幸于努力终得收获,也感恩学校给予的宝贵机会。这一程有太多遗憾与挑战——那些当时看似跨不过的坎,最终都化作助我飞跃的跳板。犹记工作与学习激烈冲突时,在放弃边缘反复挣扎,却始终紧握自我提升的信念。当咬牙熬过至暗时刻,方知坚持的意义:人生最迅疾的步伐不是冲刺,而是日复一日地深耕。那些深夜伏案的时光,那些在焦虑中仍坚持前行的日子,此刻都化作成功的回甘。正如航船若知方向,逆风亦是征途的助力。只要持续积累,步履不停,未来永远充满可能。
有人乘高铁追赶风景,有人用脚步丈量山海,人生本无既定轨道,莫被他人的节奏困住方向。那些独行时吞下的泪水,终将淬炼为铠甲;跌倒时沾染的尘土,必会沉淀成基石。迷茫本是青春的注脚,但每个踏实前行的今天,都在为不确定的明天增添砝码。前路或许崎岖嶙峋,请永远与热爱赤诚相拥。多年后回望,那些曾以为的歧途,不过是通向星辰大海的必经弯道。愿你我永葆野草拔节的姿态:风起时迎风舒展,雪落时静默蓄力,待春雷惊蛰之际,以破土而出的磅礴,活出生命最具体的模样。

邓涵 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
成果展示
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2023年四川省大学生食品创新大赛一等奖、大创省级立项、第四届天府杯创业大赛宜宾选拔赛优胜奖、宜宾学院临港校区2023年中华经典诗文吟诵唱比赛一等奖、第二届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优秀奖、一等奖学金4次,三等奖学金1次、五好学生、优秀志愿者、优秀社团干部等荣誉。
学姐分享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获得国家奖学金对我来说不仅是对我学习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我努力和坚持的回报。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我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敬畏和对学习的热情,这让我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学习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在课堂上,我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在课下,我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讨论和实践活动,不断拓宽知识面。通过不断努力,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优秀水平。
时间管理也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会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确保每个科目都能得到充分地复习。同时,我也会给自己留出适当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通过科学的时间管理,我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保持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除了学习之外,我还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和综合素质。我深知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学术基础,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我始终坚持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之路虽充满挑战,但唯有经历磨砺,方能成就卓越。愿同学们在大学的时光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用勤奋和坚持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相信自己,勇往直前,未来定能绽放属于你们的光彩。

于东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2021级学生 已考取海南大学国际商务研究生
成果展示
获得国家奖学金1次、一等奖学金2次,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一等奖,互联网+省级银奖1项,铜奖1项,四川省大学生营销大赛一等奖,“三创赛”省级二等奖,优秀学生干部、五好学生等荣誉。获软著1项,发表期刊论文2篇,大创省级立项2项。
学长分享
成功的每件事都源于一次次犯错。无论是学习还是国奖,都是在不断犯错中找到自我,找到原因从而修正。入学以来,我经历过开小卖铺、游戏代打、做街头采访自媒体等,无一例外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也无一例外都获得了一个烂尾的结局。但正是这些失败让我收获了一些感悟:开小卖铺同质化严重难以做大,游戏代打一个人并不能完全胜任,自媒体需要有足够的互联网思维和能够敏感捕捉热点的头脑,这些失败让我明白我也许不适合这些路,于是我便投向了考研和竞赛学习中。所以及时通过犯错来纠正和复盘能够让你收获更多!
每个好结果都源于一次勇敢的尝试。我最初也如大多数同学一般,对竞赛有想法但毫无经验并且害怕做不好拖累团队。但最终我还是迈出了那一步,主动联系老师、联系同学,加入团队。也正是这一次的尝试便开启了我的大学竞赛之旅。因此不要害怕坏结果,因为胆怯不尝试才是最坏的结果。
勇敢尝试和及时复盘永远是我们成长的必杀技!

王川江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21级学生
在校成果
2022年-2024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大创项目《智慧之手-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取件装置》国家级立项,四川省2025届优秀大学生毕业生,四川省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四川省互联网+银奖3项,铜奖4项,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
学长分享
拿到国家奖学金的这一刻,回望这段求学路,我内心满是感慨。曾经的我,也像许多同学一样,在学业的重重压力下迷茫无措,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课程难度的提升、科研任务的挑战,都让我倍感焦虑。那些熬着夜做实验却得不到理想数据的日子,那些对着复杂公式绞尽脑汁却毫无头绪的时刻,都成了压在我心头的巨石。我反复问自己,这样拼命到底值不值得?可每当想要放弃时,内心总有个声音在说:再坚持一下。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虽看不见光亮,却始终相信曙光就在前方。
我尝试将压力逐步分解一步一步地完成好当下的工作,比如现在先完成学习,先把学习成绩提高再去专注其他工作。正是在这样不断地自我暗示和任务的分解,我渐渐学会调整心态。我明白,学习本就是一场持久战,与其被压力和焦虑裹挟,不如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我开始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遇到难题不再一味焦虑,而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最终,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成长。
师弟师妹们,求学路上或许会布满荆棘,但请相信,只要坚定信念,保持积极的心态,与优秀的伙伴同行,就一定能跨越重重阻碍。愿你们也能在自己的努力下,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王婷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2021级学生
成果展示
获得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标准化奥林匹克优秀奖、第八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省级大创立项1项,标准化创新实践大赛西南赛区二等奖、四川省一等奖;成果转化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著3项、发表论文1篇。
学姐分享
保持对未知的敬畏与好奇,遗珠往往藏在教科书留白处;珍视那些‘无用之用’的探索,跨学科的火花会重塑认知边界;在实验室与人间烟火间架桥,让公式落地为温暖的力量;哪怕失败九十九次,第一百次也请带着前九十九次的裂痕重新出发;将荣誉视为流动的河,它终将汇入更广阔的海。愿你们的求知路既通往星辰大海,也照亮脚下土地。
从大一开始,我明确了考研目标,于是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尽管那时的我也不清楚这些竞赛究竟能带来什么,但我相信,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积累。备考的旅程并非一帆风顺。前期,我感受不到太多压力,可越往后,挑战越大。英语阅读测试时的大量错误,数学模拟考的糟糕成绩,都让我陷入自我怀疑。尤其是数学,仿佛成了难以逾越的高山,甚至在考研结束后,我曾因数学考试的不顺而崩溃大哭,觉得一切努力都白费了,考上研究生的希望无比渺茫。然而,命运不会辜负每一个认真付出的人。当看到自己进入复试的成绩时,我的世界仿佛重新被点亮。大学四年参加竞赛积累的经验和成绩,在复试中成为了我的闪光点,助力我走向成功。最终,我拿到了拟录取通知,那一刻,我知道,我靠近了心中的星辰。考研的路上或许会有黑暗和迷茫,但请相信,每一步努力都在为未来铺路。即使当下看不到成果,也请坚持下去,因为黑暗中的每一步,都在靠近属于你的星辰。

伍欣雨 数理学院物理学专业2022级学生
成果展示
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一等奖、第九届“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二等奖。
学姐分享
三尺讲台的修炼并非一朝一夕。我在五个教学赛事中攀行,凌晨剪辑微课视频时屏幕的蓝光、40℃高温天独自录制教学视频的汗水、高铁上默诵四千字教案的晨昏,这些经历教会我:教师基本功不仅在于“三笔一话”的锤炼,更需培养抗压能力与时间管理智慧。
最艰难的是华夏杯决赛夜。作为末位选手,面对疲惫的评委,我用三倍激情点燃课堂,却在答辩环节被指出知识性疏漏。深夜蜷在酒店走廊反复打磨说课时,我顿悟:真正的教学不是表演,而是以敬畏之心传递真知。这份觉醒让我最终捧回一等奖。
当物理实验竞赛团队在北航摘下桂冠时,我正借着颁奖厅灯光补写量子力学作业——师范生的成长,是永不停歇地自我突破。那些72小时仅睡十几小时的极限时刻,那些被同学戏称“像被吸干阳气”的憔悴日夜,都化作讲台上从容的气度。
三张国家级获奖证书背后,藏着上百次重录课程的执着、百余篇文献研读的积淀,更印证着:教育者的匠心,是在持续突破中锻造出既坚韧又柔软的生命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愿同学们敢把自己扔进竞赛熔炉,在极限中触摸潜能的天花板;也学会在颁奖台灯光熄灭后,继续以谦卑之心雕琢每一个比赛作品。当某天你们站在舞台中间,看见台下眼睛如星群闪烁时,定会懂得——所有披星戴月地奔赴,都是为了这一刻的星河长明。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铭记:持之以恒,方能成大器。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勇于挑战,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徐亚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23级学生
成果展示
获得国家奖学金、智勇奖学金1次,一等奖学金3次,大创国家级立项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银奖,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以第一作者获国家专利授权两项,被评为五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学姐分享
刚踏入大学校门时,我和许多新生一样,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听别人说,大学里要加入社团、当个干部,于是我加入了摄影爱好者协会,竞选了班长。然而,这些选择并非源于内心的热爱,更多是随波逐流的结果。直到我有幸遇到了一位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长,他的优秀与从容让我心生敬佩。他告诉我:“稳扎稳打,看似慢实则快。”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也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渴望成长、渴望变得优秀的种子。
刚开始我常常参加一些摄影相关的活动,用镜头记录我眼中的美好,每一次小小的成就都能让我激动不已;与此同时,我尝试涉足创新创业领域。起初,我对此一无所知,但没有退缩。我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阅资料,观看答辩视频,学习项目书撰写,一步步构建起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幸运的是,我在实验室邂逅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实验室成为了我的第二个家,每天待到10点再回寝室继续学习,日复一日,过着忙碌又充实的生活。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我的大学故事,未完待续……
如果你想做一件事,那么请勇敢地去做吧,“想”永远没有答案,“做”才会有结果!忙碌过后淡然的生活才有意义,不必纠结各自进程的差异,世界正是因为每个人的不同而精彩有趣,愿大家都能在才能在世界这片星辰大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朱艳梅 外国语学院2022级4班英语专业学生
成果展示
获得国家奖学金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省级铜奖1次,省级三等奖1次,宜宾学院临港校区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5次,校级比赛一等奖5次,校级比赛二等奖4次,校级比赛三等奖4次,大创省级立项。曾获五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创新创业先进个人、创新创业优秀干部、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学姐分享
大一上学期,我的成绩并不出众,绩点只有3.47,没有竞赛奖项,没有科研经历,没有志愿活动。曾因为缺乏目标,一度陷入迷茫与焦虑之中。
但我不甘平庸,决定奋起直追。大一下学期,图书馆和自习室是我去得最多的地方。上自习的时候,我总是最早到,最迟离开。记不住单词?那我就记五遍、十遍。不敢当众演讲?那我就不停地参加演讲比赛,一次一次进行课前展示。不知道怎么立项?那我就主动联系老师,从零做起,一点一点积累经验。不知道如何参与学科竞赛?那我就主动邀请有经验的同学一起打磨作品。最后,在不懈地努力下,我的绩点提升到了3.98,大创项目获省级立项,负责的短视频比赛也获得了省级奖项。终于,我不再惧怕别人投在我身上的目光。
这一路走来,我感谢自己的坚持,也感谢那些一直陪伴和支持我的人。在我最焦虑的时候,我的朋友们会发消息安慰我;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我的老师们会为我提出建议;在我最沮丧的时候,我的家人会不断鼓励我。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未来我将不断努力,绝不轻言放弃。
只要一直勇往直前,不害怕行程中的风雨,哪怕只是一粒小小的苔花,也能像牡丹一样绽放芳华。
With a determined mindset, no obstacle is insurmountable.
一念既出,万山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