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师生风采

师生风采

【“四川省优秀毕业生”代表】王浩然:舞台上的追光者 生活中的实干家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5/06/30 点击量:

“音乐对我来说,不仅是专业,更是生命的表达方式。”谈起音乐,王浩然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他是在舞台上用音符编织梦想的年轻人,在生活中同样以坚定的步伐书写着青春华章。作为音乐表演专业的优秀学子、艺术团的管理者、公益活动的践行者,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在音乐表演专业的学习旅程中,王浩然巧妙搭建起课堂与舞台的桥梁。课堂上,音乐理论知识如源头活水,为作品理解注入深度,使他在舞台表演时能精准把握情感脉络,让每一个音符都饱含温度与故事。而舞台实践则是检验与磨砺技艺的熔炉,每一次登台都是对课堂所学的复盘与升华。

参与学校外出合唱比赛的经历,成为其专业提升的关键节点。在合唱团的磨合中,他不仅雕琢了舞台表现力,更领悟到团队协作的艺术,学会在和声交织中找到自我与集体的最佳契合点。

此外,他不满足于专业技能的单一发展,主动涉足团队管理与活动策划领域。从组织艺术团活动中摸索人员统筹、流程把控与预算管理的门道,这些跨界技能赋予他更全面的视角与更强的综合能力,使其在艺术道路上前行时步伐更为稳健。

身为艺术团团长,王浩然在学业、学生工作与个人训练的三重天地间自如穿梭。他以周为单位绘制详细日程蓝图,将课程、排练与工作事务依重要性与紧急度排序,精准分配时间。利用碎片化时间处理简易事务,如在课间回复工作消息;预留完整时段专注专业提升与课程学习,周末集中精力完成作业与强化训练。在准备重要比赛的紧张时期,他更是巧妙调度,通过线上方式协调艺术团事务,确保各方进度有条不紊。

在公益之路上,王浩然同样留下坚实足迹。暑期参与“三下乡”公益演出,在泸州合江的广场上,用音乐传递温暖与力量。这不仅拉近了艺术与大众的距离,更让他深刻领悟到艺术的社会价值,坚定了以艺助人、回馈社会的信念,也在与观众的互动中锻炼了沟通表达能力,为艺术创作与表演积累了鲜活素材。

连续三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多次在省级艺术赛事中折桂,荣耀背后是不懈地坚持与拼搏。对音乐纯粹的热爱,是王浩然心底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支撑他在艺术道路上披荆斩棘。家庭的支持与期许,如明亮灯塔,指引其在迷茫时坚守方向。

然而,前行之路并非坦途。在一次重要比赛的高强度集训中,反复的配合失误与老师的严厉批评,让他陷入自我怀疑的低谷,萌生放弃念头。但短暂的沮丧后,他选择直面困境,重新剖析作品、打磨技巧,从基础乐理到演奏细节逐一查漏补缺。这段经历如破茧之痛,让他明白挫折是成长的催化剂,唯有坚守初心、奋勇向前,方能迎来蜕变。

谈及毕业后的规划,王浩然目光坚定。他立志成为一名音乐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点燃更多学子的音乐梦想,为艺术传承贡献力量。同时,他渴望将艺术与社会服务紧密相连,计划定期组织公益演出,走进社区、乡村与特殊教育机构,用音乐传递爱与希望,让艺术之美惠及更多人群,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艺术的更大价值。

对于怀揣音乐梦想的学弟学妹,王浩然真诚分享:在技能拓展上,要敢于打破专业壁垒,主动涉猎音乐制作、艺术管理等领域知识,拓宽艺术视野;积极参与各类演出与实践活动,在舞台的磨砺中积累经验、提升应变能力。别怕犯错,每一次失误都是成长的契机。

在回馈社会方面,从身边小事做起,利用课余时间参与音乐支教、社区艺术活动等志愿服务。用音乐传递温暖,不仅能为他人带去欢乐与力量,更能在奉献中深化对艺术的理解,让追梦之路因责任与担当而更加精彩。

(供稿/学校记者李靖雯 郑文慧 摄影/学校记者王沈榕香 终审/张青 编辑/王颖 制作/余俊言)